思源科技黨支部走進梁家河,踏尋紅色路
——思源科技黨支部主題黨日活動
七一前夕,根據2018年主題黨日活動安排,思源科技黨支部于2018年6月29日組織支部黨員干部及入黨積極分子,開展了“走進梁家河,踏尋紅色路”的主題教育活動。
6月29日,經常長達6個多小時的車程,思源科技黨支部全體黨員、入黨積極分子以及公司部分中層以上干部走進了習近平當年下鄉的地方——延川縣文安驛梁家河村。下車伊始,大家不顧炎炎烈日,隨同各地參觀學習人員井然有序的列隊進入。按照解說人員的引導,我們走進了梁家河村史館,感受梁家河天翻地覆的變化,參觀了北京知青舊居、知青淤地壩、沼氣池舊址以及鐵業社,認真聽取了習近平總書記當年在梁家河村工作、生活情況的介紹,實地感受習近平總書記七年插隊的生活經歷,體會梁家河村艱苦的生活環境。通過實景參觀,大家深切體會到當年習近平總書記他們那一代知識青年深深扎根農村,在艱苦的生活環境中成長、蛻變的歷程,感受他們為改善人民群眾生活條件而做出的艱苦卓絕的努力以及在艱苦的勞動生活中和鄉親們建立的深厚感情。
為了加深大家對那一段歷史的了解,增強大家對梁家河精神的理解,思源科技支部書記張志建利用晚上休息的時間給大家又上了一堂生動的微黨課,詳細講解了習總書記當年插隊梁家河時的歷史背景,講解了習近平總書記當年在梁家河艱苦勞動、修身、成長以及心系農民,為農民辦實事的鮮活案例,讓大家更加清晰的了解到習近平總書記當年在梁家河都干了些什么,他走后又給梁家河留下了什么,我們應該從中學到什么。
習近平來過梁家河,扎根梁家河,梁家河的艱難困苦磨練了他處驚不變,知難而進的意志,培養了他為人民做實事的信念。習近平離開了梁家河,他將一種精神留在了梁家河,那就是根植群眾,實事求是。梁家河后繼的領導干部充分繼承了這種精神,引領梁家河人民走上致富的道路。梁家河這個黃土高原上的小村莊因為承載了歷史,成為了萬眾敬仰的精神載體。
時代在變遷,但是精神的傳承是恒久的。我們是新時代下的黨員干部,要以梁家河精神為傳承,善于扎根每一個普通的本職崗位,積極發揚艱苦奮斗的精神,為公司的科技轉型和可持續發展,以新時代理想信念為指引積極努力!
思源科技黨支部
2018年7月3日